清代筝的种类 清代筝的种类有哪些


  当历史的车轮跨进十七世纪时,秦筝也走过漫长的弹奏道路。公元1644年4月,农民起义领袖、乐户出身的闯王李自成,仍不改自己祖辈的传统,在烽火弥漫的南征北战军旅生活中,依然以秦腔为军乐,与秦筝相伴,有时还“会群姬唱西调,操阮、筝、琥珀,已拍掌和之!”并借以抒怀。从此秦筝也进入中国古代社会最后一个朝代——清朝。

清代筝的种类 清代筝的种类有哪些

  就清代来说,秦筝不仅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在形制与制艺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单就筝的弦数来说,已有五弦、六弦、十弦、十二弦、十三弦、十四弦、十五弦和十六弦之多。到了近代(即晚清),以至经过改革,增至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能转十二个调。

  清代的筝,仍称秦筝。就种类来说,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六弦筝。

  这是清代的创造,是根据唐宋六弦琵琶而来。最先使用于塞外蒙古族群众中,所以又称蒙古筝。徐珂《清稗类抄》说:“蒙古筝有六弦。意亦唐制”。

  二、五弦筝。

  原为先秦时古筝,较小,故又称“人筝”。魏晋六朝以后已不常用。清代五弦筝,用钢丝弦。通长二尺八寸。弦长二尺零六分。头尾俱阔四寸二分。中高一寸四分。前后梁俱高四分。不设柱。左手执钢片按音,右手以拨弹之。(见附图一)。

  三、十三弦筝,又称轧筝。

  分两种,一为木轧;一为竹轧。

  木轧筝,以木捍轧之。十弦、通长二尺二寸二分。弦长一尺六寸二分。各设柱以和音。额阔四寸四分。中高二寸七分。中厚二寸,边高一寸九分。前后梁阔与高均为三分二厘。前梁至额二寸,后梁至尾四寸。(见附图二)。

  竹轧筝。始于唐代。清制为十弦,长二尺二寸。《清稗类抄》称:“轧筝,为筝之一种,以竹片润其端,而以木杆轧之者。唐时始有此器,十弦,长二尺二寸有奇。(见图六)。

  四、十四弦筝

  此种筝始于宋,元明清三代普遍应用。清制:十四弦,通长四尺七寸四分。弦长三尺六寸四分。各设柱以和音。额阔七寸三分,尾阔六寸五分。中高三寸八分,中厚二寸五分,边高二寸七分。前后梁高俱为四分四厘。前梁至额三寸六分,后梁至尾七寸四分。徐珂说:十四弦筝,“则五声二变,为七,倍之,故为十四”。(《清稗类抄》)又说:“筝,似瑟而小,十四弦,各随宫调设柱,和弦,以谐律吕。通体为桐木,梁及尾金漆。边用紫檀。弦孔用象牙为饰。”(同上)(见图三)。

  五、十五弦筝

  清代创制。清制:十五弦。通长三尺八寸。弦长二尺八寸三分。阔六寸五分。中高二寸八分,边厚一寸八分。前后梁高与阔均为四分。前梁至首长三寸五分;后梁至尾长六寸二分。第一柱高一寸四分。第十五柱高九分。纳音孔在底,经二寸四分。五弦一组,共三组。古筝无轸,此筝尾部上设轸,为便利紧慢音度之用。(见图四)

  六、南筝。

  清制:十六弦。通长三尺六寸。首阔六寸二分,尾四寸六分。中高三寸,边高一寸。柱高八分。纳音孔在底,二寸二分。弦用铜丝。右手用大、食、中三指,皆戴指帽弹之;左手按柱,外作吟、揉。发音清越。盛行于两广、江浙的南筝用丝弦。(见图五)

  南筝又有十五弦筝。

  七、北筝。

  基本与十六弦南筝相同。而面部略同。用右手大、食二指摭弹,音较南筝低。

  八、十三弦筝。

  唐代杂乐筝,亦称唐筝。清制:十三弦,弦用钢丝或丝弦。配七音用以和笛。通长三尺八寸。弦长二尺八寸三分。阔六寸五分。中高二寸八分,边厚一寸八分。前后梁、高、阔均为四分。前梁至首,长三寸五分;后梁至尾长六寸二分。(见图六)

  除上述外,尚有蒙古族筝,高丽筝、牙筝、伽椰琴等。使用只局限于部分地区,故此从略。

  以上关于“清代筝的种类 清代筝的种类有哪些”的内容小编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用。更多乐器资讯请关注乐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