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谱也叫数字谱,是记谱法一种。由于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大的方便,因此在我国广泛流传。简谱的创造和发展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进化过程,它最早的出现是在1742年8月22日,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卢梭在法国科学院的年会上提出的,1743年他又写文章更加详细地介绍了数字谱的用法。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简谱记谱法。在这一过程中,法国的加林(1786-1821)和谢维(1804-1864)、英国的格兰威尔(1785-1867)和葛尔文(1816-1880)、德国的那多尔普等人都在简谱体系方面,作过研究和整理,并进一步研究、推广,才有了当今的简谱体系。其中,法国的谢维对于简谱的推广和发展功绩最大,所以有人将简谱称为“谢氏谱”或“谢维体系”。

我国的简谱是由日本传来的。这种体系与谢维的体系已有所不同。按照舍维体系,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短线,都加在音符的上方。然而日本的简谱到了我国,特别是解放后,又起了许多变化和发展,这都是人们在副作用过程中逐步完善起来的。在这里只将现行的简谱作一个的简单介绍。

简谱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点。例如记合奏、合唱,它就不象五线谱在视觉上那么清楚,而记钢琴谱几乎是不可能的。过去有人认为简谱简单、不科学,因而否定了简谱在现实音乐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是错误的。应该承认:简谱对音乐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简谱将会继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为我们的音乐文化事业服务。


3.2.1 音的高低


在简谱体系中,音的相对高度是用“1、2、3、4、5、6、7”这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这七个数字就是简谱中的“音符”,用它来记录音的高低。如有更高的音,就在音符(数字)的上面加一小圆点,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高两个八度,这个点就叫“高音点”;反之,如果遇到更低的音,就要在数字下面加一个圆点,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低两个八度,这个点就叫“低音点”。不带点的音符叫做“中音”,带高音点的音符叫高音,带低音点的音符叫低音,带两个高音点的音符叫倍高音,带两个低音点的音符叫倍低音。

音符上带点的要比不带点的高一个八度,即高出一个音组;同样,带两个点的比带一个点的高一个八度、比不带点的高两个八度。音符下面带点的比不带点的低一个八度,即低一个音组;同样,带两个点的比带一个点的低一个八度、比不带点的低两个八度。

标记:1 2 3 4 5 6 7 i

唱法: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在这七个音的相互关系,除“3-4”、“7- i ” 半音外,其他全为全音。

为了避免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过多的加点,在合唱、合奏谱中,往往应用移高或移低八度的方法来记低声部或高声部。例如:男高音、男低音、琵琶、低胡用高八度记谱;梆笛、板胡用低八度记谱等便是。


3.2.2 音的长短


在简谱中,音的长短是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表示的。如:

全音符:    1- - -

二分音符:   1-

四分音符:   1

八分音符:   1

十六分音符: 1

音符后面的横线叫增时线,表示该音增加一拍(四分音符)的时值;音符下面的横线叫减时线,表示该音减少一半时值。

在简谱体系中也应用附点。但只到四分音符为止;再长的音符,如二分音符、全音符则继续用增加短横线(增时线)来表示。

附点全音符:   1- - - - -

附点二分音符:  1- -

附点四分音符:  1.

附点八分音符:  1.

附点十六分音符: 1.




速度标记和表情术语记在第一行乐谱开始处的上面。在多声部的记谱中,小节线多半是分开的,各声部单独记写。但有的器乐曲的小节线是按照乐器的分组连起来的。不论是分开或不分开,各声部的小节线一定要上下对齐。

记谱时要注意音符的空间距离,使小节与小节,拍与拍的距离大致相等,一拍之内音符少的要写松一些;音符多的要写紧一些。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低音点和倍低音点要写在减时线的下面。

简谱体系中音值组合法的规则,基本上与五线谱相同。只是在复拍子中不用代表整小节的一个音符,而用连线把音符按单拍子分组后连结起来。休止符的组合法和上面所谈情况相同,当然不必再用连线。连音记号记在音符的上面,用开口的括弧加上表示连音的数目字来标记。


3.2.3 休止符


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0。为了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数目、在0的右面加附点来标记。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

全休止符:   0 0 0 0

附点全休止符: 0 0 0 0 0 0

二分休止符:  0 0

附点二分休止符:0 0 0

四分休止符:  0

附点四分休止符:0.

八分休止符:  0

附点八分休止符:0.

十六分音符:  1

长达数小节的休止,可用长休止号。写在小节内,上面的数目字表示休止小节的数目。仅有长度而无一定高度的音,用X记号来表示,音的长短则用在X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标记。


3.2.4 调号


在简谱中,要准确地表示音的绝对高度,还要应用调号标记。调号标记是用1=F、1=G……等来表示的。简谱中的移调非常简单,只要把调号改动一下便可以了。例如C大调的乐曲要移高大二度时,只要把1=C改成1=D便完成了。

在简谱体系中不存在谱号问题。它的音高是通过音符和调号来表示的。简谱中的拍号和五线谱一样,用分数标记,它和调号一起记在乐曲名称的左下方,先记调号后记拍号。乐曲名称的右下方则词曲作者的姓名。在简谱体系中,较长的确定的转调,不用临时变音记号,而用转调后的调号来标明。

简谱中变音记号只用升号(#)、降号(b)和还原号(乐理-还原号)三种;重升号(×)、重降号(bb)是不用的。

五线谱中所用的装饰音记号、省略记号、力度记号、速度记号基本上都适用于简谱。

为了避免代表断音的圆点和高音点相混,在简谱中断音用▽或▼来表示。短倚音用小的十六分音符或十八音符标记,写在主要音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并用连线与被装饰的主要音相连。

前奏、过门、尾声和五线谱一样,用小音符标记,有的也用括号括起来。

记写和弦时,音符下面的短横线,仅在最低音下面记出。

关于简谱的记谱法,目前还没有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以上所谈的仅是简谱中一般最普通的知识,是很不全面的。


上一节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