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钢琴调律前和调律后


有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感觉(这是一款产于1911年的钢琴100多年历史)

钢琴调律该值得重视了

钢琴热这么多年了,钢琴教育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可谓空前的繁荣,“量”的急速膨胀的同时,也凸显出我们“质”的不足,这两天被普京刷屏,不是钢琴弹得有多好,而是被吐槽钢琴跑音严重,引起了业内广泛的讨论,各地调律师更是恨不能立即跑到现场调准了心里才舒服。懂你们,这是你们的“职业病”,越灵敏的耳朵,越难受。

除了公众场所的钢琴沦为摆设以外,各院校琴房,很多琴童家里的琴跑音也是常事,我记得大学时,只有教师琴房才有准的琴,每每从琴房楼一楼走过都仿佛路过一排“铁匠铺”,那声音,现在都难以忘怀。

调律师是个冷门而又难修的专业,很多调律师也是从小学琴长起来的,除去琴童生涯不说,大学四年是必须的,一个初级调律师至少见习两年,而一个高级调律师则需要20年以上的从业经验,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人毕业后改行,因为我们的大环境下对钢琴调律太不够重视了。

不重视意味着市场小,标准低,工资少,优秀的人才不愿意进来,进来的也没有动力钻研。更要命的是导致鱼龙混杂,有的人学半个月就敢上岗,导致滥竽充数,技术不达标的人有机可乘。

调律简单吗?

一点都不简单,一听调律好像就是调音准,音准只是其一罢了,一个合格的调律师必须对钢琴了如指掌,手感,杂音、键盘不起、延音失灵/不延,琴弦木音、共鸣等等,钢琴一系列的疑难杂症的解决方法都是调律师要学的。这些都是基本的,大师级的调律师可以根据钢琴家的需求调出相应的音色,感觉来,如同艺术家一般。

我们现在学琴的人是多了,但学琴的质量真的还没赶上去,调律看似和弹琴无关,实则关系重大,你说咱们就为了陶冶情操,培养培养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可是你连音都不准你还谈欣赏音乐?拿着跑音的琴练习对孩子的耳朵真的是种伤害。

普京事件或许是个契机,我在此呼吁,至少各高等院校的琴房,那个调律的钱咱真的别省了。

普通家庭怎么判断是否要调律?

听觉上可以听音是否有散的感觉,准的钢琴音是饱满,集中,有力的。

还有就是弹弱音,能弹出清晰不发飘的弱音才是准的。

钢琴是个娇贵的乐器,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木材,而木材是极不稳定的,很容易受外部湿度温度的影响,平时普通家庭的琴可能不会跑音向开头视频那样明显,但跑音依然可能存在,所以一般在换季的时候要注意钢琴声音的变化,尤其是北方入冬以后暖气的开启,南方入夏气温陡升,往往是调律师的忙碌时节。

一般的使用频率,一年至少调个一两次差不多,专业学琴的孩子每天练好几个小时,调律会多一些。其他就是遇到杂音异响,机械故障等情况就得请调律师上门了。经验之谈,大家有补充的尽管在底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