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萨克斯管在现代器乐体系中的定位和发展


  在西洋乐器的大家庭中,萨克斯管应该算是一个相对较为年轻的成员。自从1841年由比利时管乐器制造商阿道夫?萨克斯(Adolphe Sax,1814—1894)研制成功并于1846年在法国正式登记注册、获得专利后,至今已有 整整160 年的历史。

  萨克斯管造型独特、音色迷人、功能丰富、应用广泛,诞生后不久便迅速渗透到多种类型的音乐领域,风靡世界乐坛,凸显其个性化的发展型态和新颖别致的乐风。作为一种外来乐器,萨克斯管在中国同样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青睐,以至于喜爱和学习萨克斯管的人越来越多,萨克斯管在中国也很快成为一种热门乐器。随着萨克斯管学科专业体系的日趋成熟和完善,国外许多著名的音乐艺术院校都先后开设了萨克斯管专业,从而使这一乐器的演奏技艺和相关专业知识体系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规范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从上个世纪90年以来,我国的多数音乐艺术院校也相继建立了萨克斯管专业, 这一发展态势使我国的萨克斯管专业教育从无到有,并迅速与国际接轨,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系统化。

  然而,在萨克斯管良好的发展态势下,我们却不能不遗憾地看到,这种早已定型而又颇具影响的乐器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演变后,其在现代器乐体系中的定位却仍然处于游移不定、模糊不清的状态。有鉴于此,作为萨克斯管专业教育的从业人员,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对萨克斯管的定位和发展趋向问题进行科学而又符合实际的探讨和论证。

  一、兼具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双重属性的多功能乐器

  萨克斯管是一种装有单簧哨片的吹奏乐器,其吹嘴、簧片及开闭音孔均沿用单簧管的原理,因此,根据它的发音原理和音色,归为木管类乐器应该是没有争议的。然而,因其管体是铜制的,有些音域的音色又接近于铜管乐器,所以也可以把它纳入铜管类乐器。从结构上看,萨克斯管虽然用铜质材料作管体,但管身却借鉴了双簧管的锥形体,而且其指键系统也借鉴了双簧管和长笛波姆指键系统的操作体系,其内径及声学原理、运指、泛音超吹等方面也和双簧管有一些相似之处。

  萨克斯管既能在木管与铜管乐器之间的音色过渡方面起到一定的衔接作用,又能逼真地模仿人声的歌唱性,还能把弦乐器的抒情性、木管乐器的色彩性和铜管乐器的力度感有机地融汇在一种乐器上,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萨克斯管的表现力。由于萨克斯管兼具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的双重属性,加之其特有的造型和音质、音色,使其在现代乐器领域可以尽显艺术魅力,独享纵横驰骋的发挥空间。故无论在古典音乐、爵士乐、流行音乐中均能派上用场,在轻音乐队、电声乐队、爵士乐队、摇滚乐队、军乐队及交响乐队中均能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萨克斯管试制成功后,法国军乐队率先在军乐合奏中试用这种乐器,并取得了良好的演奏效果,从此萨克斯管便正式纳入军乐队的编制之中,成为军乐队中的重要成员。实践证明,萨克斯管在军乐队中扮演的角色致关重要。通过它的桥梁作用,可以将军乐队中的木管组乐器和铜管组乐器非常协调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军乐队达到最佳的整体效果。实际上,在军乐合奏中萨克斯管本身的声音并不十分突出,但当它与木管乐器一起吹奏旋律时,木管组乐器的音色顿时显得非常柔和、协调,这就是萨克斯管所特有的“调和”作用。

  由上所述,我们清楚地看到,萨克斯管的发展历程虽然不算太长,但它在乐器的材质、造型、结构、功能、音质、音色、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段等方面均有意识地吸取了各相关乐器的优点和长处,并最终成为一种经过综合优化的新型管乐器。由于它结构功能上的综合性和表演角色的多样化,从而,也导致了它的多重属性、多种功能以及对它的多种评价和广泛使用。


  二、兼属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双重范畴的特色化乐器

  追根溯源,与萨克斯管最先有缘的应该是法国著名作曲家柏辽兹,萨克斯管正是在他的创意和倡导下,才由阿道夫?萨克斯最后试制成功并在乐队中得以试用的。萨克斯管诞生后,柏辽兹还专为萨克斯管创作了一部名为《圣歌》的合奏曲,使这种新型管乐器在世人面前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萨克斯管的问世,也为世界各国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们提供了新的器乐参照物,同时也拓展了他们音乐创作的思路和空间。许多著名的作曲家开始对这种富有创意的新型乐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竞相为这种个性突出的特色化乐器创作乐曲。1845年,法国作曲家卡斯特内在他的歌剧《最后的犹太王》中率先使用萨克斯管,其后,法国一大批有影响的古典音乐或严肃音乐作曲家如圣——桑、马斯涅、迈耶比尔、丹第、托马斯等,也先后在他们的作品中或多或少地运用了萨克斯管,而且多用于一些抒情浪漫、脍炙人口的独奏片断。萨克斯管的特色性音响效果和独具魅力的表现手法开始受到众多大音乐家们的钟爱,而且恰到好处地将萨克斯管运用于创作中,也为他们的作品增色不少。

  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 通过一代代演奏家们的艰辛努力,萨克斯管的演奏技艺得以不断提高,其社会影响也愈加广泛深入,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作曲家陆续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一特色鲜明的乐器。这一时期,俄国作曲家莫索尔斯基在他的管弦乐作品《图画展览会》中巧妙地运用了萨克斯管来表现一座旧城堡, 使听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一种古老的神秘意韵, 这是萨克斯管在交响乐中运用的成功范例;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在其杰出的代表作《包莱罗舞曲》中,也恰如其分地用萨克斯管来陈述该曲的基本主题, 其悠长缠绵的韵味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20 世纪初,美国作曲家格什温更是将萨克斯管大刀斧阔地运用于他的作品之中,对于这位风格鲜明的近现代作曲家来说,萨克斯管已成为其作品配器中的制胜法宝,从他的惊世骇俗之作《蓝色狂想曲》中,我们可以充分领略到那种精妙绝伦的萨克斯管音乐。


  萨克斯管在古典和严肃音乐中的运用,可以说是枚不胜举。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曾写过为萨克斯管和管弦乐队而作的狂想曲,并成为其经典之作,俄国作曲家格拉祖罗夫的降E大调协奏曲、法国作曲家伊贝尔的室内小协奏曲 ——中音萨克斯管与11件管弦乐器,则更是将萨克斯管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些专为萨克斯管而创作的独奏作品,日后都成为颇具世界影响的萨克斯管经典传世之作。

  萨克斯管在交响乐、管弦乐和歌剧中的运用还可以罗列出很多成功的范例。英国作曲家威廉斯的《第六交响曲》、俄国作曲家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七交响曲》、施特劳斯的《家庭交响曲》、比才的《阿莱城的姑娘》、普罗柯菲也夫的《基日中尉》和《罗密欧与朱利叶》、布里顿的《比利?巴德》、亨德米特的歌剧《卡蒂拉克》以及哈恰图良的《马刀舞》等都分别将中音、次中音或高音萨克斯管巧妙地引入其中,而且均收到了绝佳的效果。除此之外,萨克斯管在近现代作曲家的创作元素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施托克豪森、潘德雷茨基等20世纪著名前卫作曲家也在其作品中使用过上低音萨克斯管,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除了交响乐、军乐、歌剧及协奏曲、奏鸣曲等大型作品外,萨克斯管还经常以重奏的室内乐形式出现在各种类型的音乐会舞台上,与其他单种管乐器的重奏形式相比,萨克斯管的重奏效果无疑是最为理想的。尤其是它的四重奏形式,从高音萨克斯管到上低音萨克斯管,种类齐全,而且声部组合合理,层次分明,音色和谐,效果奇佳,在管乐领域可谓独领风骚、堪称一绝,其完美性和规范性甚至可与弦乐四重奏相媲美。以法国萨克斯管大师马切尔·穆勒领衔的“马切尔·穆勒萨克斯管四重奏组”,曾蜚声世界乐坛并在国际音乐界树立了一个声誉卓著的四重奏艺术的光辉典范,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20世纪70年代初,“伦敦萨克斯管四重奏组”也名声鹊起,以演奏高难度室内乐作品而闻名于世,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萨克斯管在古典和严肃音乐作品中的运用比比皆是、无处不在,萨克斯管的音乐属性早已横跨严肃音乐(包括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两大范畴,它的艺术触角已表现出相当的广度和深度。

  三、兼顾专业教育和大众娱乐双向发展的普适乐器

  于具有较宽的受众面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萨克斯管在国内外均拥有较为雄厚的群众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流行萨克斯管演奏家肯尼?G为代表的通俗萨克斯管音乐曾风靡全球,它所带来的强大冲击波使萨克斯管及其美妙的音乐倾刻在中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得到广大青少年的追捧和青睐。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萨克斯管在我国大众中的认知度、影响度和喜爱程度呈现出迅速飚升之势,在众多西洋乐器中已位居前茅,成为名副其实的热门乐器。

  然而,由于萨克斯管在流行音乐领域中的巨大成功,在我国民众的传统观念和根深蒂固的印象中,萨克斯管音乐似乎还只停留于酒吧、舞厅这样的娱乐场所,这种独特的乐器似乎只有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才能施展其“才华”,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或是像西方爵士乐、摇滚乐那样放荡不羁地尽情发挥,才能充分展示大众娱乐的情调和氛围。毫无疑义,“娱乐性”和“大众性”固然是历史赋予萨克斯管的特性和价值所在,但绝不是它的本质属性和全部价值。从发展趋向来看,当下作为热门乐器的萨克斯管,不仅具有“大众娱乐”的客观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它还必须承载历史传承的社会义务,兼顾专业艺术教育的社会职能。唯此,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这一广受大众喜爱的普适性乐器及其派生出来的萨克斯管演奏艺术和萨克斯管教育艺术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并保持长盛不衰。有着160年发展历史的萨克斯管,不应该把自己仅仅定位于“平民音乐”的粗浅层面,而应坚定不移地朝着大众娱乐和专业教育双向发展的目标迈进。

  近年来, 随着轻音乐和通俗音乐的广泛流行以及爵士乐、摇滚乐在我国的兴起, 萨克斯管这一外来乐器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大众的喜爱。但由于社会媒介的推波助澜和错误导向,很多业余爱好者和初学者对萨克斯管产生了一些错觉。在他们的眼光中,似乎萨克斯管不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正规训练就可以一蹴而就、一举成名。这种短视和错觉,对萨克斯管的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

  随着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扩大和深入,我们对萨克斯管这种外来乐器及其相关的方方面面逐渐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对其发展沿革和相关的文化背景、专业知识体系、专业文献及其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特别是涉及其专业教育方面的问题,开始有了较为系统和清晰的认识。近几年,我们一方面尽可能地把外国专家请进来,另一方面又放手让学生走出国门,利用多种渠道学习和吸取国外著名萨克斯管演奏家和教育家的先进经验,用其之长,补己之短。通过国际知名萨克斯管演奏家和教育家近距离的讲学和示范性演出,使我国萨克斯管界的有识之士大开眼界、获益匪浅,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萨克斯管作为一种普适性乐器和独立艺术门类的理解。

  目前,我国萨克斯管专业的发展势头表面看来虽然较为迅猛,但作为肩负我国萨克斯管教育事业重任的专业教师,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与国外相比,我国萨克斯管专业教育的基础还非常薄弱,呈现出良莠不齐、发展失衡的局面。无论是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教材建设,还是学科专业体系的构建,均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和不足。与其他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西洋乐器相比较,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萨克斯管专业毕竟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尚未与其他传统西洋乐器完全取得同步发展。对萨克斯管的演奏技巧、音乐内涵和艺术流变,我们也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深入的挖掘。尤其是在一些基础环节和系统训练方面,暴露出急功近利、华而不实的实用主义思想倾向。一味地迎合大众口味而忽略萨克斯管在音乐艺术领域应有的合理定位是不可取,萨克斯管艺术诚然需要普及,同时更需要提高和完善,只有合理兼顾大众娱乐和专业教育的双向发展,萨克斯管艺术才会有真正的繁荣。


四、萨克斯管与现代器乐体系的并存和兼容
  应当说,萨克斯管融入现代管弦乐队的进程是较为缓慢的。我们不能不正视这样一种现实:直到今天萨克斯管也还没有被正式纳入交响乐队的编制之中, 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萨克斯管和其它管乐器相比, 属比较年轻的一种乐器, 当欧洲已出现交响乐这种高级而又完备的音乐形态时, 萨克斯管却尚未问世。后来,由于柏辽兹的创意和促成,曾在一段时期试图将萨克斯管纳入交响乐队的正规编制并进行了小范围的试奏。但由于当时的萨克斯管制作水平和演奏技艺均有限,而且声音过于特殊, 因此, 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正是由于当时的萨克斯管未能完全融入交响乐队,而导致不少作曲家在一段时间的音乐创作中只好暂时放弃了将萨克斯管纳入交响乐队的正规编制和音乐作品的规范配器的计划。尽管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萨克管的制作工艺和演奏水准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和完善, 但由于先入为主的偏见,最终还是没有被正式地列入交响乐队的正规编制之中,这对于萨克斯管的从业者而言, 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按照当初柏辽兹的本意,在交响乐队的正规编制中本应该有萨克斯管的一席之地,而且拟将其定位为可以同低音弦乐器兼容,同时又具有较强适应性和较大音量的木管乐器,意在丰富当时管弦乐队的配器和编制。然而,经过历史的不断演变,这种具有全新结构和综合功能的特色化乐器在正规交响乐队中的位置却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似乎变成了徘徊于交响乐队之外的不兼容乐器。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历史的误会,随着萨克斯管自身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可以断言,它一定会从人为的“误区”中解脱出来,还它在管弦乐队中的本来面目和应有的位置,从远离交响乐队的“特殊化”乐器回归为在交响乐队有其固定声部位置和基本表现功能的“规范化”乐器,从而,真正发挥其在世界乐器大家族中应有的效用。
  在管乐队中,萨克斯管是木管组与铜管组乐器之间的中介和桥梁。在管弦乐队中,它又能将管乐器和弦乐器甚至人声很好地融为一体,具有非常微妙的调和功能,完全可以同交响乐队中的各类乐器和谐并存、有机交融。笔者认为,与其它任何一种管乐器相比, 萨克斯管无疑是一种非常灵活而又易于变通的乐器,它能够吹奏出符合古典音乐、军乐、轻音乐、爵士乐等特定需求的多种多样的声音。这并非萨克斯管本身的过错。历史地看,萨克斯管本可以名正言顺地归属于交响乐队中的木管乐器组,但同时它又能扮演其他好几种角色。首先,它至今仍是军乐队中重要的一员;第二,它在单纯的铜管乐队中能担当“首席辅佐乐器”的角色,与打击乐一起共同为清一色的铜管乐器起到一种“调色”和“烘托”的作用;第三,在爵士乐队中萨克斯管更是不可或缺的主奏乐器之一;第四,在小型乐队中,特别是轻音乐队中,萨克斯管常与小号或小提琴、吉他等乐器配伍,充分显示其便捷灵活的优点。
  萨克斯管的演奏与教学,是一种具有高度技术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的专业知识体系。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把国外先进而又符合中国萨克斯管艺术发展需要的宝贵经验及时、充分地引入到我们的专业理论和实践中去,并准确地找到中国和外国、传统与现代萨克斯管艺术的最佳契合点,正确处理好萨克斯管与现代器乐体系中各类乐器的并存和兼容问题,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那我们就一定能消除历史的偏见和误会,将中国的萨克斯管艺术定位于合理的层面,提升到更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