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扬琴 恩施扬琴历史渊源


  恩施扬琴,又名恩施丝弦,清朝后期以湘剧、南剧、楚调和民间小调、器乐曲牌经文人、乐师揉合而成。主要流行于恩施、咸丰、宣恩、来凤、利川等地,属湖北地方民间小曲中重要曲种之一。恩施扬琴,亦称恩施丝弦。流播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咸丰、利川、来凤、宣恩等县,但发于何地,源于何时,无文字可考,艺人众说纷纭。2008年6月7日,湖北省恩施市申报的“恩施扬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恩施扬琴 恩施扬琴历史渊源

  巧笑倩兮"编辑上传提供,词条属于开放词条,当前页面所展示的百科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恩施扬琴的所属企业/主题/所有人主体无关,词条主体可以提供资料认证申请管理本词条权限免费更新资料,也可以因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快速在线向网站提出反馈修改! 版权声明我要发布反馈

  历史渊源

  恩施扬琴,亦称恩施丝弦。流播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咸丰、利川、来凤、宣恩等县,但发于何地,源于何时,无文字可考,艺人众说纷纭。一说是清光绪年间,有一位来自四川、人称张先生的艺人,曾在恩施县城组班传艺,遂将扬琴传入恩施。一说是著名艺人詹子范之父,光绪年间曾任贵州遵义知府,因喜爱琴棋书画,故从黔带回扬琴。

  他将其技艺传给詹子范,后又由詹子范在恩施组班传授,并与张姓艺人合班演唱,方使扬琴在恩施传播开来。一说是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高宗弘历南巡,在扬州举行琴音集会,看中扬琴高节、优雅,遂将扬琴带回宫廷。同治五年(1866年),四川候补通判秦云龙(咸丰丁寨人)进京,纳歌女康氏为妾,由康氏将扬琴带入四川。同治十年(1871年),秦云龙夫人刘氏回乡,又将扬琴带回咸丰。于是扬琴便由丁寨流传开来。

  扬琴传入恩施地区之后,一些爱好者曾先后在恩施、咸丰、利川、来凤、宣恩等县建立过琴社。他们组织“堂会”(又叫“转转会”),定期在会友家中演唱,郑箫斋、陆建秋、金如斋、邓鼎卿、简培生等人,先后到利川、宣恩与当地的扬琴爱好者交流琴艺,利川、来凤的扬琴爱好者朱云程、傅云清等人也先后到恩施的扬琴爱好者刘楚南、朱和安、王思古等人家中以琴会知音,参加他们的演唱活动。恩施县遂逐渐成为扬琴的演唱活动中心。

  扬琴传入咸丰之后,先后在秦氏家族内演唱,后扩大到至亲好友,继而又由至亲好友扩展到丁寨堰塘湾秦家、青岗树邓家、土地坪游家、尖山混水荡覃家、城关“中和堂”药铺刘家。1930年,咸丰的琴友曾于八月十五日在高山古庙举行“琴会”,命名为“伯牙会”,以后定期在中秋节相邀演唱。

  1920年,有一位名叫杨志清的艺人,身背月琴,从恩施来到利川,他善唱扬琴中的“越调”,能自弹自唱许多扬琴传统唱段,一人可唱全本《水漫金山》。他在县城偶遇知音叶松普,并受到了利川扬琴爱好者祝华封、郭爱里、徐世成等人的高度赞赏,强留其在利川传授扬琴技艺,由此促进了利川的扬琴演唱活动。尔后,扬琴又由利川城传到了汪营乡。1936年,利川扬琴爱好者曾先后成立过“国乐研究社”、“寿生会”等业余组织。

  1935年左右,来凤的扬琴演唱活动,也颇兴盛。1945年,扬琴爱好者成立过“丝弦社”,曾演唱《伯牙辞琴》、《水漫金山》、《三难新郎》等曲目。为纪念钟子期、俞伯牙,来凤扬琴爱好者亦定期在八月十五中秋节,聚会演唱扬琴。与来凤毗邻的宣恩沙道沟,扬琴的演唱活动也十分活跃,琴友们经常相邀演唱。

  扬琴的演唱者多为文人学士,行商坐贾,一向以高雅自喻,因此,扬琴在历史上从没有形成过职业班社,也没有以此作为谋生手段的职业艺人。不“闹堂子”,不坐茶馆,不公开演唱。扬琴的演唱活动,多限于至亲好友以及同街共井的知音、琴友之间,故扬琴爱好者有“曲唱五更鸡,非友不玩琴”之说。

  扬琴是恩施扬琴演唱的主要乐器,居各伴奏乐器之首,艺人称操扬琴者谓“坐统子”,有指挥诸乐器之意。碗琴(由桐树疙瘩挖空而成,音色介于板胡与高胡之间)则是显示其风格色彩的特性乐器。三弦、月琴、二胡、京胡、鼓(由竹节制成)、尺(即简板)同为伴奏乐器,与扬琴合称为“八音”。

  演唱时,乐器伴奏不严格随腔,均采取你繁我简、你简我繁的方法。唱时点奏,过门重奏;鼓、尺除严格按板、眼演奏外,还根据不同情节、情绪的需要,按轻、重、缓、疾随腔敲击。

  艺术特色

  主要分类

  按唱腔、曲牌的性能、结构与特点,可分为“宫调”、“月调”、“皮簧”、“小调”和没有唱词的器乐曲5大类。演唱者居中间,面前置扬琴,左边有三弦、琵琶、月琴,右边有京胡、二胡、鼓板伴奏。常演曲目有60多段,如《大宴》、《修诏》、《伯牙抚琴》、《黛玉葬花》、《琵琶记》、《怒沉百宝箱》等。 恩施扬琴历史上主要是文人雅士自娱自乐的雅乐说唱,无固定专业艺人和职业专班,故称恩施扬琴为“三不一友”的说唱,即不闹堂、不坐馆,不向公众公开演唱,只以琴会友,相互酬唱,有所谓作友不玩琴之说。

  演唱方式

  恩施扬琴又往往在古庙或深宅中琴友聚会演唱。常分生、旦、净、末、丑、副等角色演唱,演唱时不得少于三人,乐师执扬琴、碗琴、月琴、胡琴、三弦、檀板等乐器伴奏,围桌而坐进行说唱。

  恩施扬琴音乐分板腔体曲牌、歌谣曲牌、民间小调、器乐曲牌等四种。整个表现形式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唱腔主要是“正宫”和“二六”,以后吸收了“楚调”和南戏中“西皮”、“二黄”部分唱腔,唱词也常由琴友中善文者自编,曲调婉转,抒情性强,表现力十分丰富,现多搬上舞台,直接面向观众演出。

  曲目形式

  恩施扬琴曲目众多,传统曲目多取自东周列国、三国、水浒、红楼梦等传奇故事,代表曲目有《大宴》、《水漫金山》、《黛玉葬花》等不下200余出,现代新编曲目主要有《白求恩赠刀》《脚印》《修诏》《伯牙抚琴》、《黛玉葬花》、《琵琶记》、《怒沉百宝箱》、《白求恩赠刀》等。

  恩施扬琴的曲目,文字精练严整,题材丰富多彩。曲目开头和结尾的诗句用第三人称。在人物对话和故事情节的描绘中,也夹有诗白。其基本结构是:词四句,点明主题;诗四句,介绍内容梗概;白,进入角色以叙事;唱词、对话,分角色行当展开故事情节;四句尾诗,结束交待,点出接唱曲目。

  以上关于“恩施扬琴 恩施扬琴历史渊源”的内容小编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用。更多乐器资讯请关注乐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