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骨胡的结构是什么?马骨胡的演奏方法是什么


  壮族弦乐器马骨胡。壮族称冉督。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林、隆林、田林、百色、靖西、德保地区,云南、湖南等地。下面乐器社小编和大家讲解下马骨胡的结构是什么?马骨胡的演奏方法是什么?


  马骨胡是什么结构


  传统的马骨胡由管、头、棒、轴、千斤顶、马、弦、弓组成。管子是椭圆形的。它通常由“利马”(小马)大腿骨的上部构成。两端稍微修剪。大嘴的一端是平的。管子最初是由马、骡或牛的大腿骨制成的。长10-20厘米,直径5厘米。它是椭圆形的。在管的上部和下部开一个通孔,以便安装到杆中。管子长10cm-12cm,直径4cm-6cm。它的大口一端是用作鼓的前口,鼓上覆盖着蛇皮、鱼皮或蛙皮。使用蛋清作为粘合剂,鼓的后端打开或装有隔音窗。头和杆是由一整块硬木或竹子制成的,大多数是由桃花心木、桃花心木、罗汉竹或金竹制成的。顶部厚,底部薄,全长46-60厘米。桃花心木是最好的木材,罗汉竹是最好的竹子。秦始皇的头像刻在木棍的顶部,以马头为装饰。竹竿需要单独雕刻,竹竿顶部镶嵌木马头。马头雕刻精美。在仪器的头部下面有两个水平轴。竖井呈方柱状。这些弦最初是由雄黄(黄麂,又称刺刀鹿)角制成的,质地坚硬,弦不易拨动,聪明漂亮,风格独特。后来又用黄杨木、黄檀木或乐器杆木制成,呈圆锥形,轴柄上刻有条纹,轴方向与乐器筒平行。杆子是一个上厚下薄的圆筒,中间有一根丝线作为千斤顶。在皮革表面的中心是一个木制的空心秦马。张有两个弦,D1,A1,D1-e3,超过两个八度。原来用羊肠线或丝线,现在改为钢丝线。蝴蝶结由细竹制成,两端扎着一束马尾作蝴蝶结的头发,蝴蝶结长约60厘米。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里,有一个壮族马骨胡。鼓是用马的大腿骨做的。它是椭圆形的,长11.5厘米。前口覆盖蛇皮,面部直径6厘米。后口设有中空声窗,内径4厘米。它是用红木做的,全长61厘米。上面雕刻着马头作为装饰。下面的轴是方柱形的。顶部水平布置两条硬木圆锥形线,长12cm。杆子是圆柱形的,顶部厚,底部薄。中间有上千斤丝弦。将下端放入管中并露出。空心竹马和两根丝线是用竹子做的。弓是用薄竹做的。弓的末端越厚。两端用黑色马尾作蝴蝶结。弓长69厘米。这是196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音乐协会赠送给音乐学院的马骨虎。已列入《中国乐器图集》大型画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革后的马骨胡是用内蒙古马和牛骨,特别是用发音最好、音量大的大洋马腿骨制成的;钢琴杆加厚缩短,琴轴用红木制成,琴弦用钢丝制成,用的是二胡弓。演奏时,双膝抱琴街也改为放在腿上,上世纪60年代曾用于独奏,今天的马骨胡,弦乐为D1和A1,音域为D1到E3,有两个以上的八度。声音清脆明亮,与京胡相似,更为柔和,已成为具有壮族特色的独奏和合奏乐器。在北路壮族乐队中,马骨胡是主要乐器。为了让它演奏,还有一大桶的男中音马骨虎。他们放声歌唱,使壮剧的音乐更加优美。


  马骨胡的演奏方法是什么


  演奏时,采用坐姿,将琴管放在左腿或膝盖之间,直立站立,左手持琴,按琴弦,右手持弓,在琴弦之间弹奏。马骨胡的和弦通常是A1,E2和A1-d4。民间常和弦有:F1,C2;G1,D2;C1,G1;D1,A1。在“八音”合奏和壮剧伴奏中,反五、四度和弦也是常用的。音色与锦湖相似,比锦湖柔和。它清脆明亮,高音更尖锐,低音更有力,介于高湖和镜湖之间,但比镜湖柔和。在演奏民歌时,只使用第一首,很少改动。玩法:左手有打、斜、滑,右手有前弓、后弓、小弓、打、斜、滑、弓。马骨胡主要用于独唱、乐队合奏、马伦说唱和壮、布依、民歌、说唱伴奏。在“八音”乐队中,马骨胡是主要的乐器。在基本曲调不变的基础上,马骨胡自由加花、延长或收缩,使曲调产生多个部分的效果。马谷虎在壮剧伴奏中的作用和京剧中的京胡一样。壮剧可分为南北两部分。过去南方的壮剧常有清胡伴奏,现在则有马骨胡伴奏。在北方,壮剧采用了两种马骨胡,并采用了两种固定和弦(如倒弦组e 2、a 1、正弦组d1、a1),又称男女马骨胡。在壮剧的伴奏中,马骨胡带领曲牌的第一段,其他乐器同时进入各自的部分。马谷虎也是京西、德保地区民歌、琅韶歌、磨轮说唱等民歌的伴奏。在民间,马谷虎没有独奏音乐,大多演奏器乐合奏、戏剧音乐和民歌。马骨胡经常演奏的曲牌有:正调调、八旦调、国昌调、英可调、月调、八调、盛唐调、西调、库调、穿衣调、采茶调、唐古洛、马佐杰、马志林、乌江调、桂海莉。著名的民间艺人有龙林班奇叶、魏步元、魏功、西林黄文彪、天林苏志辉、天林黄福祥等,在长期的表演实践中,他们磨练出了精湛的技艺,有的五彩缤纷,风格丰富,有的还能同时演奏木叶和马骨胡。


  以上关于“马骨胡的结构是什么?马骨胡的演奏方法是什么”的内容小编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用。更多乐器资讯请关注乐器社。